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 > 地质

地质实习报告

时间:2024-02-24 10:40:48
关于地质实习报告范文汇编九篇

关于地质实习报告范文汇编九篇

随着个人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报告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报告包含标题、正文、结尾等。其实写报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地质实习报告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地质实习报告 篇1

一、实践目的:

通过在企业的生产、管理等岗位的实际跟班实习,并参与实际的企业管理工作,认识企业生产管理的运作过程及特点,了解企业管理体制、原则、内容和方法,以及企业在产品开发、生产、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经营战略、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实际运作过程,了解计算机在企业信息管理中的开发及使用情况,结合实习内容理解课堂学习过的管理理论知识,提高理论联系实际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

二、实践内容:

作为一名实习生,我被地质队安排在了单位的信息科工作,以便了解公司的信息化概况。在信息科,我也了解一些关于地质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的相关知识。地质调查信息化建设是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中数字国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六年来,总计安排工作项目141项,投入工作经费24330万元。在国土资源部的正确领导下,地质调查信息化建设工作,按照“一条主线,两个支撑,一个目标”的建设思路,在扎实地逐步推进。根据《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纲要》和地质调查工作特点,在以往工作基础上,中国地质调查局逐步确定了地质调查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思路:以提高地质调查和社会化服务水平为目标,以数据支撑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为基础,加速实现地质调查主流程信息化。六年来,地质调查主流程信息化建设取得显著进展,数据支撑体系已基本建成,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已初具规模,地质调查成果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有了良好开端,基本实现了地质调查信息化建设的阶段目标。

三、地质调查

主流程信息化建设主要成果根据地质调查工作程序,地质调查主流程共包括立项论证、设计编制、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成果综合、社会化服务等六个模块。几年来重点开展了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成果综合三个模块的开发研究工作,取得了较显著的进展和成果。

1.基本实现了区域地质调查主流程的信息化成功开发研制了区域地质调查数字采集系统。该系统采用首创的PRB过程和数据模型,将GPS的定位结果反映到掌上电脑的地形图和遥感影像上,实现了GPS、GIS和RS的有机集成,地质人员可以在掌上电脑上按照技术标准记录地质现象、绘制地质素描图,实现了区调野外原始数据采集数字化。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区调野外数据处理和成果输出的桌面系统,实现了区域地质调查野外数据采集、室内整理和成果输出的主流程信息化。全面完成了设备定型、技术要求编制、人员培训和设备配置等工作,并在区域地质调查项目中全面推广。

2.固体矿产调查野外数据采集系统进入推广阶段以区域地质调查数字采集系统为基础,开展了固体矿产调查野外数据采集系统的开发研制工作,目前已经开发成功。20××年在6个重点项目中试点使用,20××年开始较大范围推广。

3.地质环境调查野外数据采集系统研制进展顺利地质环境调查野外数据采集系统包括地下水资源调查、环境地质调查和地质灾害调查三类专业工作的野外数据采集。目前系统开发进展顺利,即将进入小规模试点阶段。

4.地质调查数据处理与分析评价系统开发取得一定进展完善了钻孔采编系统。该系统具有钻孔地质数据采集、数据管理、钻孔图件自动绘制等功能,现已全面推向社会,得到大多数地质工作单位的认可和广泛应用。开展GIS矿产资源选区评价系统和地质调查数据处理与综合分析系统等研制工作,为提高地质调查部署科学性开发了新的工具。开展地质体三维模拟技术与数据模型开发研究等项目,为提高设计编制水平和地质调查成果的直观表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地下水资源评价系统的研制开发为地下水资源信息管理、不同水文地质单元的综合评价信息化奠定了基础。

四、数据支撑体系建设

主要成果国家基础地学数据库体系是地质调查信息化建设的数据支撑,主要包括基础地质数据库系统和地质综合成果数据库系统。作为地质调查信息化和社会化服务的基础,投入了较大的建设力量和资金。目前该体系的主体建设已基本完成。

五、实践结果:

通过此次实习工作经历,我发现了地质部门信息化建设对其推动作用很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技术支撑体系建设主要成果

1.基本建立地质调查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地质调查工作开展以来,配合数据库建设工作,研制了建库标准、质量控制标准、数据描述标准、产品标准、数据采集标准等35项标准,有力地推进了地学数据库的建设和系统开发,保证了数据质量,为信息共享与社会化服务奠定了基础。

2.国家地质调查网络体系已初步建成经过三期网络建设,基本形成了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中心)-大区地调中心(天津、**、**、**、**、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和部分专业地质调查单位及地调院间的三级网络体系,实现主干千兆速度的数据信息传输,通过网络系统向社会提供国家地质工作信息、地质调查成果资料目录、地质文献资料和全国地层数据库等方面的信息服务,为地质调查资料数据实时传输和项目管理提供快捷服务。

3.地质调查站发挥了重要的宣传服务功能地调局网站自20xx年元月运行以来,已经安全运行了5年,运行稳定,近3年的访问量达80万人次,20xx年底月访问量达到35000人次,呈上升趋势。网站运行效果比较好,专题特色明显,栏目设置较合理,信息较及时、全面,平均每天有3-6条新消息,还设有信息服务栏目,如元数据库、地质资料目录等。

4.成果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有了良好开端开展了元数据库建设,完成了主要数据库的元数据库建设和发布工作;开展了地质调查数字化成果的社会需求方式与内容研究、数据压缩技术研究和在线离线服务技术体系研究;开展了成果目录数据库、地层数据库的网上服务工作。依托863课题,在解决数据传输与共享的技术问题方面有重要进展。

5.“十一五”地质调查信息化建设思路“十一五”地质调查信息化工作将继续按照一条主线、两个支撑、一个目标的总体思路,重点加强主流程信息化的开发和建设工作,继续夯实两个支撑体系建设,全面推进社会化服务工作。在地质调查信息化建设的主线——主流程信息化建设方面,进一步全面推广各专业野外数据采集系统,重点加强选区研究、数据处理和设计编制等模块的分解和开发,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提高地质调查技术水平。在地质调查数据支撑体系建设方面,进一步完善国家基础地学数据库系统。按照定期更新的原则,规范数据库的维护。为扩大面向社会的数据信息服务,加强已建数据库的保密处理工作。在地质调查技术支撑体系建设方面,重点夯实信息化基础设施。加强骨干网络体系的各节点建设,提高数据存储、处理和传输能力。加强地质调查信息网站建设,扩大服务能力。强化地质调查信息社会化服务体系建 ……此处隐藏20599个字……走向的巨大喀斯特裂隙发育而成,形成于约0.65亿年至2.3亿年前。

特点:

一气势雄伟壮丽,峡谷深切近百米、两壁如削、宽处百余米、窄处仅可容身,成具体而微之地下三峡。洞内有一河、九泉、九宫、十二瀑、十二峡等景观100余处,构成了一幅气势恢宏的洞中峡谷雄奇画卷,令人叹为观止。

二 地下暗河漫长而曲折,水量充沛,四季长流,地下河瀑布十分壮观,在我国北方溶洞内实属罕见。

三 利用暗河水势开发的1000米漂流项目,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记录总部认证为“中国最长的溶洞漂流”项目。漂流道的设计充分体现了溶洞内的幽深莫测,起伏高下,波激浪涌,抑扬顿挫的特点。将地下河漂流的原生野始,惊险刺激演绎的淋漓尽致。

4 实习总结:

短短一天野外实习很快结束了,不过我们从中实在学到了不少东西,在实习过程中能把所学的知识灵活的理解。增加我们对工程地质学这门课程新的认识。实际观察到各种地理特征。本次实习令我们加深了对地质学的了解,更深刻认识到了学习地质的意义,巩固了学习成果,体会到“学以致用”的道。知识从感性认训升华到了理性认识,从抽象变得具体起来,我学习到了很多书上没有的东西,了解了工程地质对实际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在这里深深的感谢老师在的认真指导。 在实习中学会了一定的观察地质地貌的方法要领和细节。例如,出外实习要对考察对象做一定的了解,合理安排考察路程和考察内容,注意研究的方法,一些考察的细节,充分认识到地质地貌考察的必要性和艰苦性,激发了我们自己考察地理和各地典型地质地貌的兴趣。校友足迹寻访团 二十一世纪是充满竞争的世纪,而且主要体现在人才的竞争,

谁具有人才的优势,谁就能在竞争场地处于不败之地,作为人才摇篮的各大高校如何去适应世界的变迁,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优秀人才,以成为各大高校科学研究、进行教育改革的中心。中国地质大

学作为国家重点高等院校同样面临着二十一世纪何去何从的问题。中国地质大学组织了校友足迹南方行寻访团\,以参观考察深圳工业区、走访部分高新技术企业、与部分我校老校友进行座谈等方式,调查了解当今社会所需求的人才所应具备的素质,并在调查中掌握第一手资料,为我校学生的就业及参加创业大赛提供有关的案例。

地质实习报告 篇9

上午8:20到达望峰岗煤矿,之后在三楼会议室召开简单的介绍会,由地质科老总介绍本煤矿的概况。老总是987年从我们学校毕业的。此矿1986年第一次开采,1997年瓦斯爆炸,之后停工。20xx年重新建井,预计20xx年全面投产。主要开采-660米,-960米,-1200米三层的煤,目前已经开采到了-960米的煤层。

1、该矿地址构造比较复杂,地层有倒转现象。瓦斯多,裂隙发育,易发生突水和瓦斯突出,如20xx年在建井过程中就发生了瓦斯和煤一起突出的事故,造成12人被埋,死亡。同时由于开采深度大,地压大,地温高,也造成了开采难度大。

2、预计投产后每年产煤300万吨,由预计储量3亿吨可知能开采120xx年。次矿主要开采优质煤,主要用于化工和炼纲,成分是焦煤和肥煤。

3、主要有五个井筒:1个主井,2个附井,2个风井。主井运输煤,附井运输器材和人员及煤矸石等,风井是通风作用的。

4、在02#井停留了较长的时间,老总们介绍了此井的建设过程。早期采到-300米,即将采-960米的,最终采到-1030米。在建井中早期遇到的是粉红色砂岩,;裂隙发育,涌水多,需要打注浆孔注入水泥.水玻璃等,同时需要地质工作者计算涌水量,注浆压力.范围.深度。

一般在建井过程中涌水不能太多,但也不能太少,否则灰尘太大,工人很难在井下工作。此井直径8米,依靠人工爆破挖掘,大约每22-27小时可以掘进4.5米,其过程如下:先用伞钻同时大十几个炮孔,放炮-——清理碎石——用护模支撑井筒壁,并在护模和井筒壁之间用水泥沙浆充填——固结后拆模——伞钻打炮眼——放炮,如此循环下去。

5、在瓦斯井的钻探现场我们见到了超大型钻机,了解了超大型钻机的工作过程并与我们在学校实习的多功能钻机惊醒了比较,从而找出二者的不同。大型钻机的钻齿和牙轮的尖齿是合金纲制成的,硬度在8以上,牙轮主要起破碎作用。钻孔分三次才能完成,直径先是30厘米——65厘米——80厘米

瓦斯抽出以后经过提纯可以发电,居民供暖做饭,或者供应激动车辆,如出租车。另外影响煤产量的因素有:采煤工作面的煤量供应情况,井下运输能力,主井提升能力,抽排瓦斯所需要的时间等。

发现的本专业课程设置上的不足(学校有待改进的):

1、校内实习(工程勘察生产实习)比较实用,但时间过短(只有几天),次数过少(只有一次),两个班配备两个指导老师,四年的大学学习中,学生在专业上的练习不足。学校应该更加务实,为学生的未来负责,每学期都应有二十天左右时间模拟整个工程勘察的操作过程。.发现专业上的不足(有待改善的)和优势:

实践工程地质目前是大底部,明智者不是出逃,而是投入。特别是那些初入这个行业的毕业生,一定能够赶上工程地质的下一波牛市行情。虽然按预测,牛市行情还需等待5~7年,但我们完全可以在这个震荡的底部区间,充分理解这个专业的特色,静下心来,打下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博览众家之长,集聚丰富的实践和理论经验和智慧,从而在未来的牛工作生活中获得丰厚的收益。

2.、工程地质是一个十分复杂又非常特殊的学科和专业,需要坚实的基础、广博的学识、相关学科专业的知识、对工程建设的理解、对地质学科的感悟,更需要一种浪漫的情趣和执着的精神。人是需要有精神的,有了精神,业务、知识、能力都可以在实践中得到补充和提升。如果对工程地质专业的追求精神能够达到某种痴迷的程度,那么我们一定可以成为很优秀的地质工程师。

3、能够从事工程地质专业学科的工作并不难,而要做好做精却不易。把从事这个学科专业当成谋生的手段和职业,这是我们普通地质师的选择。如果大家要想成为优秀的学者和专家,建议您把地质工作当成乐趣、兴趣、境界和事业去追求,这时我们还要,不辞辛劳,爬山钻洞在所不辞,受人嘲笑一笑了之。不迷信权威,不看人脸色,坚持真理,创新进取,我们才有可能可以成为名副其实的专家学者。

4、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我们把理论知识和工程实际经验进行了对比,看到了理论知识和实际经验的差别,懂得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我们虽然没有自己亲自动手操作的机会,但是毕竟在现场目睹了钻探的实际操作过程,了解到许多在理论上成立,但是在实践中无法实现的生产过程,并了解到在实践中处理问题的方法与理论方法的区别。

5、通过生产实习,我们认识到实践经验的重要性,意识到地质实践工作的辛劳和地址工作的乐趣。地址工作是一个危险、刺激、有趣的工作,既需要极大的工作热情和勇气也需要地质工作者在工作中谨慎细微地观察、记录,从而准确地评价工程地质条件,并提出科学合理的改善地质条件和减小危害的工程治理措施。

6、有理想有目标,能够去做,但毅力和坚持不够,送给自己一句话:只付出一般的努力是实现不了理想的!

《关于地质实习报告范文汇编九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